教育之窗 |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

作者:

发布:2023-03-27 11:26:33

阅读:72

图片

图片

/全国中小学生·安全教育日/

远离危险

守护安全成长

◎交通安全◎用电安全◎用火安全

 

前言

 

安全教育日的由来

1996 年,国家教委、劳动部、公安部、交通部、铁道部、国家体委、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,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。

 

2023年3月27日,

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。

 

孩子们的安全保护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,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,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,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,让学生在平安、健康、文明、和谐的环境中成长。

 

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,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必须重视起来,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加倍注意和小心,不然很容易发生危险,酿成事故。

 

下面茂老师从交通、用电、用火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生活安全要注意什么。

 

01

生活中的交通安全篇

 

 

图片

孩子的年龄小,对于周围情况的判断力比较弱,出行在外尽量有大人陪同,不管是旅游途中还是上学路上都需要让孩子注意交通安全。

 

走路时要注意行路安全

过马路时,要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天桥,并且要养成看交通信号灯的好习惯,红灯停,绿灯行。

要一停二看三通过,注意来往车辆,不要追逐、猛跑、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。

 

乘车时不做危险行为

不强行上下车,做到先下后上,候车要排队,下车时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,如需穿越马路,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穿行。

在车辆行驶过程中,不能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,不乘坐超载无证车辆。

图片

 

 

02

生活中的用电安全篇

 

图片

学校和家庭的用电安全启蒙教育不可或缺。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怎样辨别生活中常见的用电故障,让孩子掌握必备的生活用电小常识,学会自我保护、远离用电危险。

 

学会看用电安全标志

通过颜色和图形标志来区分不同性质、不同范围的用电安全程度。

图片

1、红色:用来标志禁止、停止,如信号灯、信号旗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“禁止”的信息。

 

2、黄色:用来标志注意危险,如“当心触电”、“注意安全”等。

 

3、黑色: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、图形符号,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。

 

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

图片

1、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,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。

 

2、不用手或导电物(如铁丝、钉子、别针等金属制品)去接触、探试电源插座内部。

 

3、不用湿手触摸电器,不用湿布擦拭电器。

 

4、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,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。

 

5、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,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,不能直接用手去救人,应呼喊成年人相助,千万不要自己处理,以防触电。

 

 

03

生活中的用火安全篇

 

图片

消防安全是关系到生命的大事,人生只有一次,学生的防火意识需要从小培养。

 

不玩火,不随身携带火种

不带火柴和打火机,不随意点火,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用火,不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。

用完电器记得关闭电源

使用燃气灶时,要教孩子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,用完后切记关闭阀门;使用电熨斗、电吹风等需要切断电源后再离开。

图片

发生火灾时的逃生常识

1、发现火灾发生,及时报警,拨打消防电话119,并且及时离开现场,就近叫人。

2、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,床底,大橱柜内。

3、火势不大时,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。

4、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放低身体,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向安全出口俯身行走或匍匐前进,不能往烟大有火的地方去,千万不要乘坐电梯,要走安全通道。

 

5、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,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。

图片

 

 

— 结   语 —

 

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,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,在遇到安全事故时学会如何处理,学会珍惜生命,安全无小事,养成好习惯。

 

从现在做起,从自我做起,从点滴做起,改正不良行为,让安全时时伴随你、我、他,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!

相关阅读